众安在线、众安新闻客户端 调解室里,业主李先生从口袋里掏出物业费收据,语气不再像之前那么激动。一场持续了两年的房产纠纷,在铜陵市铜官区综治中心的专业调解下即将迎来转机。 10月22日,“E发跑吉安怀”采访团队走进原住民社会管理实践区,探讨“同心纠纷解决”平台如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位于铜陵市翠湖一路综合管理中心,700平方米的空间内布置了10个服务窗口。 “5880图图曼丹·基塔”热线不时响起。来自公安局、检察院、司法部、重审等部门的20多名常驻工作人员聚集在这里。实行“1+5+4”入职模式,纳入6个专业设立调解委员会,配备11名专职调解员,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。 “调解不仅仅是玩五五十,而是要解决问题的法律症结。”处理劳动争议的仲裁员。在财产权属纠纷方面,调解员通过记录报告的解决情况、明确《民法典》规定的责任边界,认识到“我们也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利”。中心成立以来,共受理各类纠纷5109件,成功结案1626件。其中,财产纠纷委员会的有效性尤为显着。在公证处窗口前,已办完手续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:“我以为只有上法庭才能解决的问题,到这里就可以解决了。”这种认知的改变是“同心纠纷解决”平台的根本价值在于,它不仅解决了个案矛盾,而且培养了法治意识。专业社会组织通过中心深度参与整个纠纷调解过程,形成了从接待到执行监督的完整闭环。看着调解室里“依法调解、公平正义”的标语,n工作人员感慨:“每一次成功的调解,都为社会治理奠定了信任基础。”当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主动履行合同时,当冲突双方最终握手言和时,城市的法律基础在瞬间不断得到巩固。当灯光第一次亮起时,综合治疗中心的窗户还闪烁着温暖的光芒。这个创新社会管理的生动事例,诠释了“枫树”的深刻内涵。新时代的“桥梁经验”,以专业和温暖,诠释了铜陵对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的独特回应。(记者张贤亮、马刚)